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活动掠影

访我校考取国外名校的两名本科生

发布日期:2008-04-25  作者:杨远远   来源:新闻中心

君子知恒事方成
                                                        ――访我校考取国外名校的两名本科生

  编者按  近两年,出国学习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走出国门,在国际一流大学进行深造,也有不少同学自己联系,通过考取国外名校奖学金或自费等形式出国深造。不久前,我校生命学院2名本科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他们中的两位,以期对全校同学有所借鉴。

  罗正林:确定目标  不懈努力
  
  罗正林是2004级生物工程专业的一名同学,托福86分,GRE1290分,考取了美国奥本大学全额奖学金,被该校分子生物学专业录取。
      
  4年前罗正林从河南考入我校,和其他新生一样,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并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四年怎样度过。和学长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他有了出国学习的想法。随后,他便立即着手,认真备战英语四级,由于准备充分,四级成绩非常优秀,这也就坚定他备战托福、GRE出国学习的决心。经过学长的指点,他上网查阅有关出国语言考试情况,从大二暑假开始,每天背8小时左右的单词,从开始的枯燥乏味到逐渐的习惯,背单词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了单词量的积累,大三开始,便准备GRE和托福。一套套的题被他做到烂熟于心,休息时间上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找到学习小组,与同样备战的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中的困惑与苦恼,彼此间在精神上相互扶持鼓励。
  
  罗正林告诉记者,大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所以从入校起就要给自己作一个明确的规划,每个阶段按计划完成,这也是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目前,我们学校虽然出国学习氛围很浓,但有一部分同学是盲目的。他建议大家出国前尽量对自己多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前定位,选择出国学习的专业。目标一旦确定,每一天的生活都要以热情的态度认真度过。

  苟静瑜:为了实现理想  现在要付出更多
  
  苟静瑜是2004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雅思6.5分。她考取韩国江源大学应用微生物专业。大概是受周围环境和她自身本来就有的较强危机意识的影响,大三开始她有了出国学习的想法。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大三开始,她每天6点起床,然后去自习室或图书馆做英语考试题,上学放学途中,吃饭途中,给自己设定情境,从开始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比如:天上飞了哪些种类的鸟,天气情况,到后来每天的心得体会,所感所想,她一个人担任几个角色,用英语练习对话。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立即记下来,回到宿舍查阅,进行再次的深度记忆,这样的坚持极大提高了她口语学习能力。晚上,通过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提高听力,她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奏效。除了掌握标准的语音语法,还能掌握很多流行的时髦语言,在口语考试中,能够为自己增色不少。此外,她也会经常上英语学习的网站,了解英语考试的相关信息。她告诉记者,“80后”是充满竞争的一代,现在必须要多付出,以后才站得稳。选择韩国的学校,也是想再学一门语言,让自己的筹码更重一些。她建议低年级同学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清楚自己的喜好,让思维放得更开阔一些,切忌墨守陈规,要在“变”中求生。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触良深。这两名同学虽然专业、性格各异,但都是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考取了国外名校。君子知恒,事必成。但愿每个有出国深造梦想的同学都能够梦想成真。

 


作者:杨远远      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