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经验分享

感受美国高校教育管理――公派留学教师杨保伟谈出国进修体会

发布日期:2007-06-06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作为一名公派留学教师,我校食品学院青年教师杨保伟于2006年1月至12月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近日,杨老师接受了记者采访,谈了他对美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看法和感受,并提出了美国高校管理体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崇尚个性的校园文化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挥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差异”,杨保伟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不同国家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美国校园文化与中国相比更加崇尚个性张扬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学生在校园中时刻都是以个人身份生活、学习和竞争,群体的约束十分微弱。在校园中,随时可看到坐在草坪上喝着可乐,玩着电脑的学生,也可以看到戴着棒球帽、踩着单车“大呼小叫”从你身边飞驰而过的学生。另外,着装也是美国校园一大特色,在马大校园,很少看到像在国内着装基本都随季节变化而表现出的整体性和同步性。比如,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你常可能在美国校园看到一些光着小腿,穿着短裙和夹趾拖鞋而上身穿羽绒服的女生。”

  杨保伟说,这种“个人主义”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平等,上课气氛自由轻松,师生之间不拘礼节等。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出入教室,可以吃东西,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而就某个问题提出他的观点和不同的看法。老师可以和同学就某些不同的观点在课堂上展开广泛的讨论,有时虽然不可能达成一致性结论,然而,老师丝毫不会感觉到学生“不给自己面子”,学生也没有“故意挑战权威”的意思,课堂气氛轻松而融洽。

  这种校园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创造和运用,鼓励学生不断地挑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而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杨保伟认为,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校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却相对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从而造成学生对事物偏重静态的接受,缺乏创新性思维。

  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研究生教育强化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那么,美国的文化特点对其教学方式有什么影响呢?杨老师说,美国教育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点不但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其他各个环节。比如在美国,很多教授都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他们给学生讲授的内容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性知识外,与之相关的拓展性内容则多是发表在某些权威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既保证了他们所讲授内容的普遍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所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广泛性。除此之外,一般教授还会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但他们并不会像监工那样督促学生去阅读,这并不表示他们就将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反而是利用不同的考核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常用的检查方式就是可能在上课前随机进行一个5-10分钟的小测试,一般是每星期一次,而这项测试的最终成绩将被作为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也有其独特的方式。杨老师说,在我国,研究生指导教师被称为“老板”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情。国内不管指导教师是否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和精力,有的人常会带着不少于10位的硕、博士生,而这些硕、博士生在3-4年的时间内都做了些什么,有些老师都不一定非常清楚,甚至还有学生一个月见不上老师面的情况发生。有些老师,自己的科研课题较多,因此研究生就派上了用场,学生的实验一般就围绕老师的课题展开,他们所进行的某些实验之间可能根本无任何相关性,所学到的知识也受到所做课题的局限。在国外,他们更注重学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认为一个导师不可能有很大的精力来指导学生。在马大,一般教授实验室最多有4-5位研究生,研究生在开展工作之前,导师更注重学生对其研究领域内某项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而不会过多的注重具体的研究方法,即使老师自己心中已经有数,还会让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且不断对之进行修改补充,直至完美。他们认为在这个不断修订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如果一开始就把研究思路告知学生,这就等于对学生不负责任。另外,不论老师的工作有多么繁忙,都会直接和学生就实验问题进行交流,一般每个研究室每两周都要进行一次seminar或研究生会议,主要议题就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进展,就某个具体的问题,每位研究生和导师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指导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使研究室的凝聚力得到增加。对比两种指导研究生的不同方式,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教育过程中粗而泛的弊端。

  除此之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老师也很注意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国外,老师一般都会鼓励并资助研究生参加一些知名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并在大会上作相关报告,趁机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国际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松中有严的教学管理制度

  杨保伟老师介绍说,与美国的民族特点相同,美国大学很多教师并非全部来自本土,这样广泛吸收各国人才既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也使其教育更加有利于教育国际化。由于其教师大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因此,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方式的有机融合使得其教育质量国际化拥有强有力的保障。就拿马里兰大学来讲,其教授有些来自美国本土,有些来自中国,有些来自德国及其他国家,这些人在受聘马大之前都是本国在某特定领域内的佼佼者。因此,在美国,学生便可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老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学生发散式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相比而言,国内大学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就非常有限了,一般的外教只局限于英语的教学,虽然也有某些学校聘请了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外籍教师,但总的来说也是凤毛麟角。

  另外,杨老师认为两国教育质量的差异还存在于授课教师的层次与水平方面。他说,在美国,作为一个教授,不管你的科学研究搞得多么出色,也无论你的工作有多么繁忙,给本科生授课绝对是你工作的必要内容之一。他们认为,给学生授课必须要建立在科研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之上,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给学生传播最新的专业知识,才能带领学生畅游你的领域,也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同时,他们给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科研时间、机会和经费,让年轻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使他们在研究和交流中迅速成长。国内稍有名气的教授就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横向课题上,给本科生授课的事情一般都由刚入校的年轻教师担任。有的教研室,一个年轻教师承担几门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国内,年轻教师一般没经费开展科学研究,他们给学生讲授的知识大多是来自书本和互联网,而不是科研积累。这样造成年轻教师没时间、没机会、没经费去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知识体系也得不到提高和完善,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本科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美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松中有严的教学方式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在美国很多大学都像我们国内一样采用学分制。众所周知,国内老师最终的考试内容离不开平时的讲义,因此会有一些平时经常逃课的同学在临考前突击复习后仍能侥幸得到高分。在国外,老师会不定期考试,考试内容来源也非常广泛,虽然有来自讲义的内容,但绝大多数都来自指定参考书或相关研究论文,而且平时的考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学生平时很多时间都在认真学习,他他们所得到的每一个学分都是货真价实。我认为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还有,我接触到或了解到,美国很多教授研究的领域都比较窄,但他们基本上都会沿着自己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而且研究得很深入,也很系统,有的科学家甚至一辈子都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另外在美国,教授对待实验数据是十分严谨的。而我们国内一些教授名“博学”实不专,有些研究生论文数据不真实造假,有的教授论文剽窃等,反映出我们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大学行政部门真正体现出服务而非管理的工作理念

  杨保伟说,到了美国后,我深深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行政部门为教学服务的含义。在马大,我到过很多行政部门办事,我认为他们的工作人员真正将自己放在了为同学老师服务的角色上。比如,在食品系,办公室工作人员会将教授们订购的试剂药品分别整理,然后电话通知领取;他们会非常耐心且很友好地回答或解决师生遇到的问题。在IES(相当于我校的国际交流处),他们会对外国学生进行认真的入学教育,并免费提供很多相关服务,而且到处都会笑脸相迎,让人感觉非常满意和愉快;如果你查找的资料超出了马里兰大学图书馆订购数据库的范围,不用担心,你只要将你所需资料的信息输入图书馆的相关系统,图书馆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馆与馆之间查寻后将资料发到您的电子邮箱。在国内,一些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有些工作人员不注意服务态度和方法,既影响了工作,又影响了学校的形象。我认为,国外大学为教学服务的工作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杨保伟老师最后说,虽然,与国外名牌大学相比,我们国内高校在教学方式、学生培养及行政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在大家的努力下,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同时我们在教学管理的某些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特别是我们学校,近几年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教师质量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实验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已经跨入我国一流大学的行列。自从我校被国家列为“985工程”建设高校以来,学校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狠抓教师质量。在大量的人才被引进我校的同时,又想方设法给年轻教师创造出国深造机会,使他们在同外国专家同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使我校同国外名校之间的人才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其他方面的改革,使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趋向于比较国际化、现代化的轨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多向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学习他们好的经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管理水平,使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