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经验分享

牛津印象

发布日期:2007-01-25  作者:韩雅婷   来源:校报

学院制度

  目前牛津大学是由39所学院及由教会设立的7所永久私人学院组合而成。比如,基督教堂学院,是因为牛津城最古老的大教堂就在学院之内;万灵学院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战死者的英灵;奥列尔学院则因为刚刚建立的时候,学院买了一所名叫“奥列尔”(意为黄莺)的房子。学院也不按专业划分,但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学院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比如,基督教堂学院以浓厚的贵族气氛著称;默顿学院出了不少诗人;圣埃德穆学院特别喜欢招收运动员;奥列尔学院侧重培养牧师;摩德林学院有许多赛艇高手。这些学院彼此平等,学生可以在任何一所学院学习,直到毕业。

  除7所学院只招收研究生外,其余32所学院及7所永久私人学院均招收大学部学生(或兼收研究生)。就学院本身而言,都各自拥有相当自主的管理权力。学院制订自己的院规,筹募所需的财务来源,并招收自己所选择的学生。不过任何人欲至牛津大学就读,均须同时获得大学系所及学院入学的同意,方视为正式被许可入学,亦为牛津、剑桥两校特殊之处。学院最大功能除要照料学生食宿外,并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负责指派导师照顾学生。而大学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向外代表各学院,统一安排全校课堂讲授及讨论会,以及统一颁发毕业文凭等工作。

  学院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膳宿及导师,所以各学院有专精领域,限制申请者所就读之科系。由于各学院师资设备参差不齐,招收学生人员互异,住宿年限规定也不尽相同。像Nuffield College以社会科学为主,每年仅招收25名研究生,但每位研究生一旦获准入学,即配有研究室,其图书设备亦相当齐全,该学院号称全校最有钱的学院之一。

  申请牛津大学入学许可时,申请表上即有一栏,要申请者选列两所学院,按喜好顺序排列。此顺序关系能否获准入学。如将较有名气之学院列于其他学院之后,则获准入学机会就大打折扣。因此,填写申请表之前,必须详细阅读牛津大学简介,就所学专长之学院先予申请,最好是能事先与学院专家教授取得联系,就你的研究计划与所发表之文章一并送上,如果能获得学院教授的青睐,那就等于获准入学,教授自然会主动向学院入学许可办公室要求接纳你成为研究生。同时,这种事前建立好的师生关系,将更有助于未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导师制度

  牛津本科学生课业主要经由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课堂讲授的安排,而各学院则提供导师人选。当然,若干学院的师资也同时受聘为大学教授,针对某个专题开课,供各个学院的学生来选读。学生申请入学时,一般是由各学院相关学科的教授,审查申请文件。而其中的一位教授,则成为日后学生专修科目的导师。此为英国教育上最著称的导师制度。导师在学期中,每周和学生见面一次,每次上课,学生必须针对导师所开书目或指定问题,准备一篇研究心得或短文。在师生研讨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先宣读自己的文章,而后由导师或另一名参与讨论的学生就文章论点进行辩论及讨论。据一位教授说,导师制的精神在于训练学生逻辑思考及临场反应能力。同时对于8周一期密集学期制的牛津学生而言,导师可以随时清晰了解学生研习的情况,此举便显得更有必要。导师制度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的,对于研究生来说,尤其是博士,导师的指导显然就没有那么密切,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自力更生。

教学管理

  牛津大学各学院学生总数大约有12000人左右,其中9000名左右是大学部学生,而教职员共有5400人。大学中的主要行政人员,均选自牛津本身的教授及研究员。校长是一项名誉职,而实际行政工作,由院长主持。

  校长由各学院轮流产生,任期四年。由所有的牛津毕业生组成的大学评议会,负责选出每任校长。而实际的行政监督、建议工作,则由教职员大会所负责。大会选出18名执行委员,每周开会一次,会同校中行政人员,决定学校发展方向。

  大学中的训导长也由各学院轮流选出。担任训导长的额外报酬是可以在任期内获赠牛津大学出版部的所有出版书籍,而在他们的学位袍上,亦可终身加配一条黑色的肩带,以表学校对其工作的感谢。另外,大学中的校警,被学生昵称为“牛头犬”,他们执行工作时,仍头戴传统的大礼帽,颇有古风,校警向大学的训导长负责。

  目前牛津大学有四分之三的经费,来自英国政府。而其余财务所需则得自于各学院及募捐。各学院依其财务实际负担及赤字状况,经常要求学生分摊,其金额往往高达1至2千英镑。学校的财务部门,称之为大学之匣,因为早期的大学账房,都把金钱存放在一个小铁匣内。直到现在,大学的行政中心威灵顿广场仍保留有一个象征意义的小铁匣。而学生缴费只要给学院开一张支票放于财务会计部门的Pigeon hole内即可。

古朴校风

  初到牛津的共同印象,均会觉得每个学院都像是中国各地那些破旧的古庙,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寂寞与荒凉的感觉。而每个学院其实是一群集宿舍、教室、实验室、研究室与办公室于一体的建筑群。学生在这共同生活,切磋学业,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的模样,这也反映出牛津人强烈的思古情怀。

  牛津大学目前仍然有不少学院维持修道院时的作风。譬如在餐厅分有一般座位和高桌,除非是教授、资深研究员或访问研究员,其他人等均不得登堂上座。另外交谊厅也有分Senior Common Room、Middle Common Room或Junior Common Room,一般研究生或研究员不能与教授或资深研究员同席,除非经过同意,否则会遭到驱逐。有些学院上课或者吃饭时还规定必须穿黑袍,正式考试、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更是维系早期中世纪的旧规矩,相当繁文缛节,这也衬托出英国社会阶层的划分与保留传统的作风。

  雷德克利夫广场是大学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中心,这是整个古城的中心,它隔离了主要街道的喧闹。附近红砖地的铜鼻小巷,巷中三两行人,绿树遮天,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圣玛利教堂坐落于广场南边,17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庆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广场西侧是建于1509年的Brasenose College,学院因创校时,大门上有一?铜制的狮鼻扣门环而得名。学院正门的天庭中,有一座宝蓝色的日晷,但因为英格兰特有的阴霾天气,一个夏天也不能见到几次晷上的日影。有人说“英国只有气候,没有天气”并不夸张,往往一日之间可以见到下雪、下雨、出太阳,那是很平常的情况。

  广场的西角是建于15世纪的神学院,早期作为大学的研讨教室之用,现在改为大学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的阅览室。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达400多万册,现为全英国第2位,仅次于大英图书馆。最可贵的是图书馆中,藏有许多名家文章、乐曲的手稿。这些手稿置于精致的玻璃柜中供人参观。但当每位参观者看完后,管理人员立刻用黑色的绒布覆盖起来,其对古物的珍惜保藏之情可见一斑。大学目前庆典活动的主要场地谢尔豆尼安剧院坐落于广场的正北方。在17世纪左右,由于圣玛利教堂神职人员抗议过多的活动在教堂举行,影响了教堂清修。于是在1669年,由当时的大学校长Sheldonian大主教筹资兴建这座剧院。剧院的对面就是世界第二大书店Blackwell书店,在这儿可以买到或邮购到世界各地的书籍。


作者:韩雅婷      来源:校报